权力不能如此傲慢
当权力遇到舆论,当现实刺破遮羞布,我们看到的不是负责、不是作为,而是一种遮掩,一种粗暴的「控制」。最近天水发生的「儿童血铅超标事件」,再一次验证了这种傲慢的权力作风。
近日,中国西北甘肃省天水市一所幼儿园以不可食用的颜料加工食物,导致超过200名儿童出现铅中毒症状,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。面对此类问题,公众本能地追问「源头在哪里」「谁该负责」。这些问题本该是一个健康社会最宝贵的反馈机制,是督促公职履职、保障民众安全的契机。然而,相关部门给出的反应却是令人愤怒的:暂停全市所有血铅检测。他们企图用「数据归零」来终结问题本身。这不仅是对基本公共卫生责任的逃避,更是一种赤裸裸的傲慢。
暂停检测,不是科学决策,而是政治姿态。这是权力面对压力时惯用的思维逻辑:不解决问题,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;不应对现实,而是屏蔽现实的证据。这种掩耳盗铃的操作,短期也许能减少「热搜」,却埋下更深的社会信任危机。正常人的思维在面对重大公共健康隐患时,第一反应应该是开放调查、追溯污染源、组织全面检测并发布权威数据,而不是压制信息和切断诊断路径。
我们必须明确一点:健康权是基本人权,检测权是知情权的基础。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公民获取身体真实状况的通道。更不能在未明确原因、未有替代机制的前提下,一纸命令就粗暴叫停检测。这种行为不是「维稳」,是「维乱」;不是「止谣」,是制造更大的恐慌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做法暴露出一些公职人员根深蒂固的「管控思维」,认为只要控制信息、删帖限流、禁止检测,就能「平息风波」。但他们忘了,民众并不愚蠢,网络时代信息的流通是不可逆的;民众的愤怒,也不会因为封口就自动消散。
在一个法治社会,权力应该是服务,不是主宰。人民赋予你权力,不是为了让它在危机面前躲藏,更不是让它凌驾于常识和良知之上。任何漠视民众健康、拒绝透明监督、践踏基本权利的权力行为,都应该受到谴责和追究。
我们要说:权力不能如此傲慢。它必须学会倾听,学会面对,学会承担。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儿童健康问题都不能公开透明地处理,那它的合法性将受到最严肃的质疑。
唯有尊重事实,回应关切,彻查根源,恢复检测,公开数据,才是真正止息风波、重建信任的唯一道路。否则,风暴不会过去,只会在沉默中酝酿更大的反扑。